据公开资料■◆★■■◆,开发科技是全球最早参与智能电表研发及部署的企业之一,其前身为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深科技)的计量系统事业部,1998年起开展了具备自动抄表功能的全球第一代智能电表项目研发及大规模部署★■◆■■。开发科技成功将“中国制造”的超过9000万套智能计量终端推向以欧洲为主的全球40多个国家,助力各国实现高效的能源管理。
2024年3月,开发科技在回复北交所首轮上市问询函中关于募资的合理性时,其将公司2023—2025年度的营业收入增长率设为21★◆■.42%,并以此计算出其近三年中需要的运营资金缺口将达到4◆■◆★.2亿元,用以证明募投计划中将3亿元资金用以补流的合理性。
数据显示,2021—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开发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4.75亿元、17.91亿元■◆★★、25◆◆■■.5亿元、13■■■★★★.19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2★★■◆.08亿元、1.83亿元、4.86亿元、2.99亿元。
该股开盘报73.50元,截至收盘报76.06元/股■★,涨幅150.36%,成交额20亿元,总市值101.82亿元。
据了解◆■◆★,开发科技首发募资将投向成都长城开发智能计量终端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成都长城开发智能计量产品研发中心改扩建项目、全球销服运营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不难看出,开发科技系北交所开市以来募资金额最高的公司★★■,成为北交所“募资王”。
3月28日◆◆◆◆,成都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开发科技;证券代码:920029)在北交所成功上市,成为四川省今年首家A股上市公司◆■■★■◆。
开发科技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境外市场贡献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4.23亿元、15.7亿元、20.96亿元及12★◆◆★.14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达到96.9%★■◆■■、87.7%、82.27%及92.15%。
值得注意的是,开发科技属于分拆上市。股权关系显示,开发科技的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其通过深科技间接控制公司69.72%股份。
经同花顺iFinD统计,开发科技的募资额创下了北交所开市后的纪录。据了解,北交所于2021年11月15日正式开市。截至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中首发募资金额超10亿元的仅贝特瑞一家★★★,公司于2020年挂牌精选层,之后平移至北交所。北交所开市后,最高募资企业系安达科技■◆★★,2023年3月上市■★◆,其首发募资金额约6◆★◆★.5亿元★★。
从公司IPO历程来看,开发科技招股书于2023年12月12日获得受理,排队一年时间后,公司于2024年12月6日上会获得通过,今年1月8日公司提交了注册申请★■★■◆,2月28日获批注册生效◆■◆。
另外,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开发科技向前五大客户销售的收入分别为10.89亿元、12.36亿元■★■◆★、14.24亿元及5◆■■■■◆.65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3.87%、69%、55.85%及42★■★.86%■■。开发科技表示◆★◆,公司的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主要系下游电力行业的特殊性。
募资额超5亿元的还有国航远洋、海泰新能、华岭股份、硅烷科技4家企业,均在2022年上市。2024年北交所募资额最高的是海昇药业■★◆◆■,募资额为3■■■.98亿元。
资料显示,开发科技主营业务为智能电、水、气表等智能计量终端以及AMI系统软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本次发行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公司募集资金总额约为10.17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约为9.64亿元。